一家美妆门店正在进行全员培训。新华社上海7月4日电(记者许晓青何欣荣黄扬)不惑之年的郑开禹放弃了投资合伙人身份,今年起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构建并推广一种基于数字化、全渠道的美妆新零售平台。7月1日起,中国较大范围下调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其中洗涤用品和护肤、美发等化妆品及部分医药健康类产品进口关税平均税率由8.4%降至2.9%。“中国消费领域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一方面是消费升级,另一方面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两者的并进步伐,无疑将为中外企业带来多赢的新机遇。”郑开禹说。她比同行更早嗅到了这一轮利好。最新的行业预测也显示,受下调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等综合因素影响,中国美妆零售行业将迎来新“风口”。今年二季度,中国长三角地区举办了多场大型美妆展会及新零售路演活动,郑开禹担任首席执行官的“五色糖”美妆连锁平台亮相上海和江苏两地。之前这家企业已在广东惠州等地试水。从5月下旬江苏昆山举办的路演活动算起,郑开禹和她的“五色糖”团队已经签约了三线城市以下约家城市美妆店。美妆新零售平台“五色糖”在广东惠州新店吸引女性消费者。郑开禹向记者介绍的这种美妆新零售模式,试图解决一二线大城市已经形成的美妆街、美妆城的“困惑”。比如,在上海的广东路等市中心地段,相继形成了以美容、美发、美妆为主题的商铺一条街,但由于产品和服务过于雷同单一,一些传统意义的美妆街,近年来冷落了不少,相反互联网介入的“网上虚拟美妆平台”,受到女性消费者更多青睐。三四线城市的开店成本相对较少,但“本小利薄”更经不起库存压力。按照郑开禹的设想,运用数字化、全渠道的美妆新零售平台,有助于减轻中小零售店的仓储和物流压力。通过智能化系统及时调整库存、调配货物,美妆新零售平台可以把触角的一端对接国内外美妆品牌,另一端直接与三四线城市的小店联系在一起,并鼓励当地青年创业。“这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特大城市已经有了若干个美妆专柜、美妆连锁、过境免税店以及跨境电商服务等,但在三线四线城市中占80%以上的线下美妆销售渠道,依然大有可为。”她说。近年来,随着“美丽经济”的兴起,中国化妆品消费持续升温。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国内化妆品零售额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8%。一位美妆师正在为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之夜的演员卢靖姗设计妆容。关税调降叠加消费升级等因素会否使中国市场完全成为国际美妆大牌的阵地?对此,来自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美容化妆品业商会的相关分析报告认为,本土品牌和“小而美”的海外品牌,在市场份额的新一轮竞争中,一样能有新机遇。日前,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的上海大虹桥美博会上,郑开禹带领的“五色糖”团队与中华老字号“百雀羚”等代表中国参展,同场展示的还有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的化妆品厂商。一家德国美容液生产企业在展览上找到“五色糖”,希望把“在中国尚不知名”的品牌介绍到这片全新的市场。在上海大虹桥美博会上,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跨境新零售专业委员会主任吴兆奎提出,中国方兴未艾的美妆小店不会被国际一线品牌化妆品充斥,相反现货展示区域,有望出现更多海外“隐形冠军”和中国制造的“美妆国货”。吴兆奎还提及,“一带一路”概念有望成为美妆领域的新突破口。以上海为例,上海家化、复星集团都进行了早期探索,希望在美妆领域打通“一带一路”市场概念,扩大中外合作交流。郑开禹认为,同样受益于进口关税调整,相信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优质护肤及美妆产品将亮相中国市场,同时美妆领域的“中国智慧”也将进一步走出国门,满足不同国家不同习惯的爱美消费群体。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