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品牌,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他们是国产品牌,可他们偏偏就不是。著名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曾经发布一份针对中国民众品牌认知的报告,其中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些很早进入中国的洋品牌往往被误认为是国货,而一些中国品牌喜欢取一个洋气的名字,却被误认为是洋品牌。过去,消费者区分外国产品的方式基本上都是从名字开始,比如肯德基、麦当劳,这些名字似乎都是“外国产品”,但现在外资在中国市场的比重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国人对我国品牌的疯狂迷恋,同时认为为外国品牌是比中国品牌好的,所以许多产品都覆盖着中国的皮囊,但其实它们是“外国产品”。国外核心中国品牌很多人知道宝洁是一家外国公司,但这是母公司的名字。它有许多子品牌,如飘柔,舒肤佳和佳洁士,都是美国制造。有人知道佳洁士是美国的,但也许想不到飘柔也是美国的,因为飘柔看起来其实是很中国化的。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绝大多数日化用品都来自两个国外的日化巨头,美国宝洁和荷兰联合利华,比如清扬、力士、奥妙、立顿、多芬、夏士莲、金纺,以及汰渍、碧浪、玉兰油、海飞丝、潘婷、沙宣,这些都妥妥的是外资控股品牌,不信你拿出来翻到背面,看看小字里是不是有一句联合利华出品或者宝洁出品!还有一些更像中国的产品,比如著名的小吃品牌——徐福记,当然年之前的徐福记都是国产的,然后被瑞士雀巢收购,雀巢还收购了银鹭、太太乐这些知名品牌,因为也没有改名,所以很多人还是认为是国产的,毕竟这个名字真的很中国风。名字真让人迷惑说到这个名字,我们不得不提到“中华牙膏”。这个名字一看绝对会让人认为这是国内产品,实际上中华牙膏曾经确确实实是一个中国品牌,最早于年在上海投产,是中国牙膏业的创始品牌,不过在年,联合利华公司以万美元资金入股取得了控制权,所以才成为了一个洋品牌。相反,黑人牙膏实际上是中国产品。再说几个食品行业,像哈尔滨啤酒,以前真的是哈尔滨公司的,但04年被美国百威公司收购,当然为了出名一直用这个名字;什么鲁花花生油也是外资产品。化妆品牌更是多得不行大宝最早于年在北京成立,推出的SOD蜜系列化妆品可谓是家喻户晓,大宝SOD蜜的广告语也印在了几代中国人的脑海里,有人说,大宝一直是国货之光,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早在年的时候,就被强生收购了。虽然保留了SOD蜂蜜的面霜,很多消费者都觉得没有变化,但品牌已经是国外的了。还有一个老品牌的面霜美加净,这个品牌比较曲折,上个世纪末就被卖到了美国公司,但是业绩却急转直下,后来被原公司以高价收回,也比较坎坷。那有什么外国品牌“中国芯”的产品吗?首先,大家非常熟知的名创优品集团是一个中国品牌,它开设了许多线下门店。有人会说这是模仿无印良品,不得不说,日本产品的痕迹非常重。所以说又不少的消费者其实都觉得这是国外的品牌,生意也非常好,但其实这是中国品牌哦!还有美特斯邦威,这是一个非常外国名字的服装品牌,但是这是一个国内产品,应该众所周知。一句不走寻常路的广告词,外加全国各地各大商场的线下实体的入驻,即使我们没有买过,也让我们记住了它,非常西化的名称,会让我们以为他是国外品牌,其实它是中国上海土生土长的品牌,创建于年。这些国产产品纷纷“走出”海外相信大家曾经看到过一则新闻,几年前的时候,百雀羚被当作国货的代表送给了外来国宾,给我们国产化妆品涨足了脸面,百雀羚的包装或许并不奢华,但却是深受母辈喜爱的。国产的回力鞋也是凭借高品质和低价的款式,得到了国外朋友的青睐,当然现在回力在国内也相当火,毕竟简约的款式还是得到了很多人的好印象。其实除了这些,大家熟悉的手机品牌也有很多在国外获得了很多的成就,比如说一加品牌,已经成立四年了,一加对很多国内用户来说,依然是一个不太熟悉的手机品牌。但在海外市场,一加手机热度似乎从未衰减过。还有就是老干妈的辣酱,相信大家对这个是非常熟悉的,希望老干妈能坚持下去,不要被外资控制。我们还需要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在食品、服装、住房、商业等方面都要有自己的强势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本文由不凡智库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9315.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9315.html